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罗贤:12年,从中职生到全国顶级焊接大师

来源:焊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8-09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这些年,罗贤利用业余时间自修获得了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专文凭,又自考了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文凭。 从首次参赛获湖北省第五名,到全国工程建设系统职业技能大赛铜奖、省第

这些年,罗贤利用业余时间自修获得了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专文凭,又自考了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文凭。

从首次参赛获湖北省第五名,到全国工程建设系统职业技能大赛铜奖、省第七届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名,再到中船集团技能大赛电焊工第一名、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一等奖……罗贤在大赛中磨炼、成长,到2021年成为中船集团最年轻的技能带头人。

罗贤指导徒弟电焊技术。记者何晓刚 摄

“读书一点不比工作轻松,我一般晚上九点到家,要学习到凌晨一两点再睡。”罗贤笑着说。他还针对自己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不足的短板,有针对性地训练,先后在专业核心刊物中发表多篇论文。

肯钻研是罗贤身上的第二个标签。

勤奋是罗贤身上第一个标签。

荣誉:全国技术能手、全国特级技师、中国船舶集团技术带头人、荆楚工匠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

入党时间:2019年10月

陪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罗贤早上一直在一线工作间焊接。

为了攻克难关,罗贤与工艺人员同吃同住,边试验边摸索。工友李智洋说:“他经常一个人泡在资料室,一查资料就是一整夜,有时我凌晨一两点钟离开时,看到罗贤还在忙着。”

三十而立。

“现在是智能制造时代,行业变化很快,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才不会落伍。”

经过半年的努力,1800多次更换不同的材料,尝试不同的工艺,罗贤带领团队找到了最优解,确保了焊缝一次性合格率100%,攻克了国内最新型关键重点设备的异种钢焊接工艺工法,为后续产品的建造提供有力支撑。

“穿着厚重的皮鞋有什么讲究吗?”记者好奇地问。

“当时学校还在老校区,条件比较艰苦,30多名学生只有6个实训工位可用,别人训练时,他就在一边看着,一有空位他就抢着上去练,别人练完两三根焊条就休息了,他不练五六根不愿意下来。他还常常申请中午加练。那时实训室里没有空调,操作时也不能开电扇,罗贤在大夏天的中午穿着厚厚的工装练习,从没听他说过一个‘累'字。”说到爱徒,张祖群老师眼里满是赞赏。

作为中国船舶集团技术带头人,罗贤经常与同事分享交流专业技术。记者何晓刚 摄

出生日期:1993年8月

2018年,罗贤接到一项攻坚任务,为公司重点产品研发一种特殊钢材焊接工艺。这种钢材的焊接难度之大业界公认,同时,该装置部分结构精度要求高,对于焊接工艺、操作方法有着严格的要求,实施难度很大。

罗贤。 记者何晓刚 摄

姓名:罗贤

从“荆楚工匠”到“大国工匠”,从“全国特级技师”到“全国首席技师”,正是他奋斗的下一站。(长江日报记者周锐 通讯员喻登科 万刚)

2014年,罗贤经层层选拔成为公司焊接集训队的一员,有机会参加各级职业技能大赛。加入集训队后,罗贤更忙了,每年有一半的时间,每天坚持不少于12小时的焊接技能训练和数小时的焊接理论学习。另外半年,他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,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。

夏日高温,他穿一身雪白电焊防护服,一双厚重的皮鞋,精气神十足的新时代技术工人形象。

罗贤为徒弟做电焊示范。记者何晓刚 摄

2010年7月,刚满18岁的罗贤中专毕业进入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,从事焊接工作。焊接一般人看来枯燥乏味,每天十几个小时工作强度更让人疲惫不堪,焊花飞溅还烫得人受伤。面对枯燥的工作内容和船舱狭小空间作业的工作环境,罗贤不仅坚持下来了而且还干得出色。

“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。妻子是我在交校的同班同学,后来我们俩一起进了公司。我们有个女儿,6岁,明年就要上小学了。”罗贤说到家庭,幸福感溢于言表。

“我就是一名普通的焊工,一线操作间就是我的战场。焊花飞舞,纵然只有刹那的惊艳,对我来说却是瞬间的永恒。”朴实的罗贤还有文艺的一面。

“这是劳保鞋,鞋头有钢板,防止工作时有物体脱落砸伤脚,鞋底也是特制,能耐100多摄氏度的高温。我们一般都是站在高温钢板上作业,一般的鞋底站着站着就融了。”说到专业,腼腆的罗贤打开了话匣子,记者感受到船厂电焊工人工作环境的艰苦。

文章来源:《焊接》 网址: http://www.hjqks.cn/zonghexinwen/2022/0809/726.html



上一篇:直击调研 | 凯尔达(688255.SH):近期将推出新型多功
下一篇:无岳高速桐岳段跨G35济广高速公路钢箱梁桥焊接

焊接投稿 | 焊接编辑部| 焊接版面费 | 焊接论文发表 | 焊接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焊接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